日本神戸学院大学胡士云教授做客语情研究中心

发布日期:2017-03-09 17:19:37


应中国语情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之邀,3月2日上午,日本神户学院大学教授、亚太地区国际汉语教学研究会会长、西日本新华侨华人联合会名誉会长胡士云做客语情研究中心,并为师生做了一场题为“汉语亲属称谓研究杂谈”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中心主任赵世举教授主持,语情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延成教授等 。


本校原校长倉田彣士名誉教授(摄于2008年)

胡教授的演讲主要分为三部分:汉语的亲属称谓系统;亲属称谓有什么可以研究;我的亲属称谓研究。他首先以图表的形式向大家展示了汉语基本亲属称谓系统,并就其中的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他表示,汉语亲属称谓的特点可以用“庞杂纷繁”来概括:“庞杂”体现在数量多,大约有3000多个,而且词义交叉严重;“纷繁”则体现在汉语历史悠久,亲属称谓层层叠叠、不易理清,而且不同方言之间分歧很大。紧接着,胡教授从面称与背称、直系宗亲称谓与非直系宗亲称谓等七个角度分析了不同亲属称谓之间的关系。他的分析贯穿古今、沟通普方,兼顾语体、语用等,并使用了许多有趣的用例,让在场的同学惊讶不已。

本校原校长倉田彣士名誉教授(摄于2008年)

在第二部分,胡教授展示了汉语亲属称谓的一些可研究的角度,如分析其架构系统,找寻其纷繁复杂之因,从纯词汇学角度分析其构词法、词族,梳理古今亲属称谓演变脉络,整理比较方言亲属称谓类型,以及从文化、语言接触和汉语教学的角度来研究等。他指出,作为语言现象来讲,只要我们认为它有研究价值,怎么研究都不为过。但是他强调亲属称谓只是众多名词中的一个小类,千万不可过分强调,更不能创造所谓的“亲属称谓学”,做研究要善于“做小事”。

同时,他从宗法制度的角度探讨了汉语亲属称谓纷繁复杂的原因、从语言接触的角度分析了汉语与其他语言之间的亲属称谓相互借用的现象,还指出了同一称谓在不同方言中指称不同亲属关系的现象,并从词义变化的角度分析了亲属称谓词的词义扩大、缩小、转移以及一般词汇亲属称谓义的取得等。

最后,他介绍了自己研究汉语亲属称谓的缘起,并展示了部分相关研究成果。让在场的听众受益匪浅。在互动环节,胡教授与郭婷婷老师及多位同学就若干问题充分交换了看法,气氛十分热烈。

(吴文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