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第22届国际博物馆学会见闻及随想

2010年晚秋时节,笔者有幸出席上海第22届国际博物馆学会,可谓收获颇丰。上海世界博览会于2010年10月末闭幕,中国为此做出了卓越贡献。日本于1970年在大阪千里举办了大阪世界博览会,令人记忆犹新。神户也于1981年为纪念人工岛落成而举办了博览会。

2010年11月在上海举办的第22届国际博物馆学会(ICOM),有122个国家学者出席,盛况空前,就其规模与内容来说是笔者学术交流出访中最盛大、最饶有兴致的。11月7日,在上海世博中心会场举行了隆重的开幕式。中国政府高级官员在会上满怀激情地致辞道:“中国今后的目标是将文化与经济作为发展的两个车轮,重点放在文化发展方面,以解决我们面临的各种问题,进而发挥我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这番讲话令人感慨。


出席这一学会的日本学者约有60人,许多日本博物馆调研员和博物馆协会有关人员出席了7日的晚餐会。会上,笔者有幸与日本政府文部科学省文化庁文化遗产部美术文艺科栗原祐司科长交谈。记得栗原先生说,为纪念笔者故乡伊賀上野(現伊賀市)出身的俳句大师松尾芭蕉诞辰300周年而将俳聖殿指定为重要文化遗产(其后,笔者从伊賀市有关报道中得知此事,甚悦。真乃“远离故乡常相思”)。

11月8日至10日,在世博中心会场举行分科研讨会,并分组参观各博物馆。上海市有各种各样的博物館,其中笔者最感兴趣的是上海博物館。这座博物館为4层圆形建筑,外观呈鼎形,内部空間加以充分利用。馆内展示内容丰富,布局巧妙,令参观者兴趣盎然。该馆令人强烈感受到璀璨的中国文化艺术,并展现出博物馆这一新型文化产业的风采。笔者再次感受到我国与中国漢字文化相通,同处佛教文化圈,很有必要利用文化产业来振兴国家。我尽管视力不好,但在这里瞻仰到去年上海万博时从日本回归故里的鉴真和尚坐像(江户时代的坐像,并非奈良唐招提寺的像),甚为欣喜。这一坐像是上海博物馆在“鉴真与空海 日中文化交流显彰展”中展出的。此外,博物馆小卖店中的纪念品丰富多彩、精巧别致,很能激发参观者的消费欲望,笔者觉得这也是博物馆经营的一个侧重点。

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为記念馆与旧居二者和一。笔者在这里目睹到孙文这位革命家的生活场所,令人铭感五内。笔者感受到近代中国建国之父胸怀博爱之心,完成革命大业的英雄形象,同时令人联想到孙文先生曾居住的位于神户舞子海滨的“移情阁”,切感日中两国国民心灵之粹美。

位于鲁迅公园内的鲁迅纪念馆内,陈列着鲁迅生前爱用的文墨用品与遗稿、遗物等。鲁迅的作品中有一部名为《藤野先生》的小说,是他在仙台东北帝国大学学习时,以藤野厳九郎为原型而撰写的。说来真是巧合,本校药学系已故教员藤野恒三郎是这位藤野厳九郎的兄弟。此次有机会参观鲁迅纪念馆真乃幸事。



天津社会科学院从事日本研究的馬玉珍研究员,带领笔者一行参观了位于上海市中央邮局2楼的上海邮政博物館。馬玉珍女士曾是本校经济系客座教授。这一博物馆的特点是成人和儿童均可学习邮政史,馆内陈列有邮政火车车厢、马车、汽车等,儿童们可在此游玩。此外,纪念印章和古典邮票集邮,特别是将儿童宣传画印制成邮票,令人颇感兴趣。由馬玉珍研究员翻译介绍,笔者得以与该博物館的秦国敏副館長面会。笔者将2005年5月由晃洋書房出版的拙著《邮政事业的政治经济学》的宣传材料等赠送给秦副馆长,并用日語加以说明,还一同议论了日本与中国的邮政事业。这一交流归功于老朋友馬玉珍研究员相助。笔者与秦副館長交谈后,秦副館長与博物館会讲日语的职员洪英蕾女士与馬玉珍女士热議。这一博物馆的基本宗旨为展现对社会发展发挥作用的“街巷邮局”。这一宗旨与笔者提出的设想,即“儿童邮政博物馆”产生共鸣。笔者在上述拙著第3章中阐述了儿童邮政博物馆的设想。

11日的观光分为几个路线,参观上海以及附近城市的博物館。笔者选择了苏州路线,参观了蘇州博物館、拙政园(苏州四大名园之一)、京剧博物馆。笔者在苏州还参观了苏州刺绣研究所,该研究所建筑美观,展示内容丰富。该研究所是一座为振兴苏州地方产业的大型工艺展览馆。苏州运河环绕,街道古色古香,白色墙壁的传统民宅鳞次栉比,河畔柳枝飘荡,这一风景诗令人联想起日本歌谣《苏州夜曲》中的曲调,实难以忘怀。笔者确信苏州正符合拙著《利用文化振兴地区经济——文化经济学探讨之一》(晃洋书房2009年出版)中论述的地区振兴、城市构建、居民素质提高这一环境博物馆的构想。
11月9日在上海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出席了研讨会。该研讨会是由我的老熟人朱实教授创办的俳之桥研究会(以汉字创作俳句的研究会)举办的。朱实先生曾在本校任二年客座教授。会上,上海市外事翻译工作者协会负责人致辞,由周樹荘先生担任翻译,上海財経大学陸冠正先生掌握会场,以日语进行。笔者作的報告题目为〈关于俳聖松尾芭蕉与関西文化的先觉者川﨑克堂、速水太郎翁>,以此为中心,论述了以伊賀上野文化振兴地区发展。笔者以拙著《振兴地区经济的文化创造力—日本型慈善活动的活用》(JDC,1999年出版)第6章为中心作基调讲演后,朱实教授发表了题目为《芭蕉与中国之关联》的演讲,他谈到的芭蕉艺术论,引人入胜,令笔者受益匪浅。朱实教授在日本是知名研究者,笔者曾在《日本経済新聞》拜读过他的作品专栏。先生经历不凡,中国的《北京週報》也曾报道。依笔者所见,朱实教授谈到的日中文化交流概念是中国文化基调中的唐诗、宋诗,给予以《万葉集》为代表的日本文化艺术以影响,由其产生的文化艺术与现代中国的文化艺术汇为新的潮流,这一潮流的循环创造出新的文化。这一构想系基于日本的芭蕉艺术举足轻重这一想法,因而开展对日本俳句与中国汉俳的研究。据说二十年前朱实先生曾二度访问伊贺上野城和俳圣殿、芭蕉翁纪念館。笔者切感到通过开展日中两国的文化艺术交流、进一步加强友好往来的必要性(笔者任教的神户学院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华东政法学院等中国高校之间签有校际交流協定)。

最后,谨向给予笔者多方关照的上海和天津的各位朋友以及各位中国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高岛 博(神户学院大学经济系教授) 执笔
翻译 刘幸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