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自飯田先生所著诗集《满蒙落日》)
飯田忠雄先生的生涯可谓波澜万丈:他于1912年出生在名古屋的一个农家,自幼发奋读书,考取了著名的高等学府京都大学。1944年,他在伪满协和会任职时,由于在言行中表露出日本败局已定,为此被左迁到生活条件很差的凤城县。1945年8月日本战败,9月下旬,他出于良知,领命说服一支从沈阳方面开来的关东军航空部队归降。这一部队的指挥官就是后来为新中国空军的创建而建立不朽功勋的林彌一郎。

(1979年摄于日本众议众议员办公室)

(2003年摄于千叶市西餐店)
我记忆犹新的是1989年10月上旬,我来日本留学抵达神户的第三天,他特地从东京赶到神户,为我引见指导教授,还带我到明石市餐馆品尝美味海鲜烧烤。席间他勉励我说:要想成功,无论何时何地,唯有诚实加努力。二十多年来,“诚实加努力”成了我的座右铭。尽管我并未功成名就,但是他的谆谆教诲却令我铭刻五内。
我第三次与飯田先生幸会是在1995年5月,当年1月阪神地区发生了大地震,他从千叶县回到兵库县料理旧宅。我为问他是否需要我帮忙,他说想到六甲山看看,写几首风景诗。由于交通阻塞,我开车带他在六甲山麓绕来绕去,三个小时后才爬上山顶。我想他已83岁高龄,一定疲惫不堪,未料到他在每一个景点都健步如飞,专心致志搜集创作素材,挥笔速记,毫无倦态。午餐时,他聊起长寿秘诀,告诉我多吃素少吃荤的好处。
其后十几年,我们虽未见面,但时常有电话问候,逢年过节,我都给他寄去一些食品略表心意。他总是亲自来电话致谢。听到他那洪亮而思维敏捷的话语,我知道他身体无恙,心里非常高兴。

回到神户后,我抓紧搜集资料,撰写有关他1945年秋进山劝降的详细史实论文,以此作为他百岁生日时的贺礼。2012年1月上旬,这篇14000字的论文终于脱稿。我准备月末赴千叶为他祝贺百岁寿辰,万般遗憾的是就在距他百岁寿辰还有12天的1月16日,他却与世长辞了。2012年2月5日,我来到位于神奈川县相模原市的飯田忠雄先生长子家里,在先生灵前烧香吊唁。灵前肃穆,两边安放着日本众参两院议长的花篮。我无比悲痛,将整理好的所有有关他老人家劝降的报道文章和那篇尚未发表的论文安放在灵前,以此表达我对先生的感佩之情与无尽的哀思。
追忆往昔,我的心灵深处不禁荡起古人的吟咏:“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飯田先生那慈祥的音容笑貌,伟岸的身影,特别是对我的亲切关怀与谆谆教诲,令我永志不忘。飯田忠雄先生:您安息吧,您的不朽业绩将永远载入新中国空军的史册和中日友好史册!
刘幸宇 2012年2月 写于神户